宏观经济基本面将延续向好态势。近期经济数据普遍好于预期,金融“真金白银”支持稳固,2023年末贷款余额达238万亿元,M2、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分别达9.7%、9.5%。同时,经济创新不断突破,绿色动能持续增强,消费恢复加快,投资支撑有力,出口竞争力增强,“三驾马车”韧性较强。市场机构预测,房地产市场已经过三年调整期,地方债务风险也在稳妥化解,负面溢出效应总体缩小。2024年GDP增速有望进一步向潜在经济增速靠拢,较过去两年平均4%的经济增速明显回升。
* **利息费用:**配资公司向投资者收取的资金使用费,通常按天或按月计算。
市场普遍认为政策支持力度较强。近期政策利好频出,央行宣布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中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0.25个百分点,市场感受到了“暖风”。多家机构预计,2024年中央政府加杠杆是大概率事件,保障性住房建设、城中村改造、“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有望成为稳投资的抓手,政策支持力度有望延续较强态势。
当前政策利率水平维持低位。根据利率的“黄金法则”,一个经济体适宜的实际利率水平应与潜在经济增速基本匹配,目前企业贷款利率已经降至不到4%的水平,即便考虑近一段时间较低的通胀水平,实际利率也在4%左右,市场预期未来物价将总体保持温和回升。
MLF利率不变,LPR下行也有可能。通过降准,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以及银行主动下调存款利率,商业银行资金成本已有下降。MLF利率保持不变,LPR报价行也可能减少加点,推动LPR下行。
未来政策利率空间仍然存在。国外政策环境变化有望为国内货币政策打开空间。市场机构普遍预计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将“转鸽”,预计美联储最迟今年6月启动降息,欧央行也将择机降息。人民银行还强调着力发挥改革效能,用改革的办法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通过理顺贷款利率与债券收益率等市场利率的关系,疏通价格传导机制;通过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作用和引导银行完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机制等途径,进一步释放降成本的潜力。(作者系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举报 文章作者李迅雷
相关阅读 如何看待非对称降息?2024年2月5年期LPR脱离MLF指导单独下行,其原因或在于去年三轮存款降息叠加2月降准落地缓解商业银行负债压力,地产、制造业投资需求有待提振,而利率定价机制进一步“完善”。3)宽信用成效显现有待时日,但“LPR-存款利率”传导逻辑为债市提供了存款降息等宽货币预期,整体或利大于弊。
02-26 10:14 LPR下调超预期 多家中小银行下调存款利率 银行板块持续走高多家中小银行下调存款利率 LPR下调超预期 银行板块持续走高
02-22 23:59 超预期降息如何影响债牛?需重视LPR比价效应多头力量依然占据上风。
02-21 21:20 非对称“降息”拖累银行业净息差,存款利率或跟进调降未来利率还将下行。
02-21 17:51 金融时报:5年期以上LPR下降释放了哪些信号?随着5年期以上LPR下行,存量房贷利率也将在重定价日相应调整,可节省房贷借款人利息支出,促进投资和消费,有助于支持前述政策目标实现。同时,随着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居民利息支出减少四川股票配资,也有利于居民消费的进一步恢复。
02-20 13:20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