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盘配资公司 2024年大规模政策宽松预期落空 全球央行重新调整降息之路
发布日期:2024-08-08 14:46 点击次数:101
智通财经注意到,六个月前,全球各大中央银行正准备实施一项重大政策实盘配资公司,这对于拥有信用卡、计划购房或经营企业的人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全球利率的下调将使得借款成本更低,贷款也更加容易获取。
金吾财讯 | 长城汽车(02333)临近午盘加速下跌,截至发稿,跌4.66%,报10.22港元,成交额1.99亿港元。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去年12月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降息已经成为"全球性的话题,也是我们正在讨论的问题"。当时,投资者对于金融环境可能的宽松化感到十分振奋。然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机构则对鲍威尔及其团队可能过早采取降息措施表示担忧,担心这会削弱控制通胀的努力。
事实证明,这些忧虑是不必要的。
随着主要央行面对比预期更持久的通货膨胀,以及经济和工资增长显示出更强的韧性,原本预计在2023年底实施的联合宽松货币政策似乎并未达到预期效果。
尽管如此,一些温和的措施已经实施,包括本月欧洲央行和加拿大央行的初步降息行动。然而,这些举措主要是为了履行在通胀看似迅速回落时所做出的承诺。从欧洲、英国到美国,央行的情绪已经从“启动降息引擎”转变为一种更倾向于“耐心等待”的态度。
在上周的新闻发布会上,鲍威尔强调,在2022年和2023年为了对抗通胀而迅速加息之后,最初放松政策的行动将是“关键性的”。美联储政策制定者的最新预测显示,他们预计到今年年底只会降息25个基点,这与去年12月和今年3月预测的三次降息相比,预期明显降低。
鲍威尔进一步指出:“当我们真正开始放松政策时,这将在金融市场条件上体现出显著的宽松。”他补充说:“我们希望把事情做对。”
颠簸的降息之旅
接受调查的大多数经济学家现在预计,今年美联储只会降息一到两次,而不是去年12月调查时预期的四次,当时鲍威尔出人意料地暗示,转向较低利率的政策将相对很快到来。但与市场价格相比,经济学家们的观点更为一致。
六个月前经济学家预计,英国央行将等到第三季度才会降低借贷成本,这与目前几乎一致的预期相符,即预计8月份将采取行动。与此同时,去年12月的市场价格暗示,首次降息将在5月,随后一年内还会有三次降息。
尽管总体通胀已降至接近英国央行2%的目标,但4月份关键服务部门的通胀远高于预期,5月份6%的年工资增长仍大约是目标水平的两倍。
因此,预计英国央行将在首相苏纳克任期的最后一次政策会议上维持利率不变——这意味着降低借贷成本的举措将等待英国下一届政府。
经济学家对欧洲央行首次行动的预测也得到了证实,正确预测了6月份的降息。但同样,市场价格发生了巨大变化:去年12月,市场定价暗示了从3月开始的一年内将有140个基点的降息。现在市场价格几乎只对应今年进一步的一次降息。
然而,欧洲央行的政策制定者们早已警告说,在他们将通胀带回目标的过程中会有“沿途的颠簸”,并通过提前表明首次降息要到6月才会到来,暗示市场可能过于超前。
这些“颠簸”现在可能包括市场对法国总统马克龙决定举行快速议会选举的不安,这可能会在下个月在巴黎带来一个极右翼政府。
但目前,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及其团队仍然普遍相信,到2025年底,通胀仍将降至2%的目标。
“中央银行正在管理通胀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权衡,”意识到过于限制性的政策可能会破坏欧元区经济的脆弱复苏,葡萄牙央行行长、欧洲央行政策制定者马里奥·森特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他表示,“最终,现在与几个月前的区别并不大。去通胀的故事仍然完整。”
各国央行均未宣布胜利
一如既往,管理预期是故事的一部分。
回到去年12月,当2024年三次降息的预期首次出现在美联储政策制定者的预测中时,鲍威尔在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提醒说,“没有人在宣布战胜通胀”。但他讲话的总体基调——提到在通胀方面取得了“真正”和“巨大”的进展——似乎已经巩固了市场的看法,即降息即将开始。
从一方面看,尽管第一次降息可能像鲍威尔上周所说的一样“具有重大意义”,象征着预期中借贷成本持续下降的开始,但确切的时机在宏观经济效应方面可能不那么重要。
目前对降息的严格措辞,至少来自鲍威尔,可能更多是关于管理预期,而不是实际前景——是保持利率保持在当前水平更长时间的大门敞开,超出了预期。
上周美联储会议前后的数据强烈指向通胀压力的减弱,投资者基本上忽略了鲍威尔的评论和美联储政策制定者的新预测,坚持认为利率将从9月开始降低的赌注。
尽管如此,下滑幅度已经很大,主要中央银行现在允许“限制性”的货币政策对银行、企业和家庭施加压力的时间比预期更长。一些人担心,这可能触发一个临界点。
Indeed Hiring Lab北美经济研究主管Nick Bunker在回应上周美联储的决定时写道。“持续的限制性政策可能会过度压低劳动力需求,并将失业率推高到目前4%以上,而美联储预计年底失业率将达到这一水平,”“劳动力市场在过去两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似乎不可战胜,但它的盔甲不可能永远持续。”
MACD金叉信号形成,这些股涨势不错!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责任编辑:郭明煜 实盘配资公司